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從型態看目前強弱勢類股


  今天繼續「盤中大漲百點」式的漲法,漲幅雖小,還是拉了根有長下影線的紅棒。這也是令我感動的一天,雖然我期貨一直亂做亂做,想高賣低買結果只是無謂的賠錢與耗損一堆手續費(如果從我11月第一單7311放到現在都賺289點了,但實際上我利潤連200點都不到…我這就是標準的做越多越蠢),但我那隻股價一直趴著不動的台泥終於在今天大漲了5%,盤中還差點漲停,讓我十分欣慰。果然只要大盤漲幅夠,不管什麼股票都是有機會漲到的──

  真的嗎?

  為了檢驗這論點是否真的精確,我挑出上市30類股(電子總體也算一類),由型態觀察各類股的強弱,判斷的標準如下:

一、是否站上季線/年線
二、從高點算起,收復跌幅的程度
三、最近漲勢的力道

  結果我意外的發現,真正的強勢類股根本不是常聽到的漲很大、很強勢的股票所在的類股,但弱勢股幾乎就是大家公認的那幾檔賠錢貨所在的類股,可見如果選到爛股票,很可能不管大盤怎麼漲一樣不賺錢。

  我已將30類股強弱排序完畢,但其中許多類股其實強弱都差不多,硬要說都站上季線、漲幅也差不多的A類股比B類股強恐怕只會引發論戰,因此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議,我只貼上我認為最強勢與最弱勢的五檔類股供各位參考。


強勢類股No.1:橡膠

  這肯定出人意料吧?印象中很會飆的股票要不是電子股,至少也是最近很夯的汽車股才對啊,結果汽車股的漲幅反而不如他的輪胎,台橡、正新都是橡膠股裡面有名的股票,喜歡追強勢股的可以參考(不過光就這幾天看來,果然還是汽車比較紅吧?)

強勢類股No.2:食品

  第二名也還不是汽車股,而是民以食為天的食品股。愛之味、南僑今天都拉了漲停,味全、統一、佳格也都站到了雙線之上,聯華食更是從來都沒跌到年線之下過,可說是這波大跌受傷最少的股票之一。現在興櫃裡最火的股票是餐飲類股,食品是否也是因為這樣跟著雞犬升天了?

顯示全文...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1025簡單從法人與均差看大盤



  還記得我說過「外資短期上看起來可能像個白癡,但真正的大波段總不會缺席」這句話嗎?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幾個月的外資買賣超:
  五月:-204.96億
  六月:-334.83億
  七月:-583.91億
  八月:-1903.9億
  九月:-791.15億
  十月:236.99億(至今)

  一點都不難看出,外資在空頭走勢中聰明得很,從五月到九月不斷地從台股大提款,聰明的避過了最高兩千點的大跌。由外資的高智力我們不難判斷,如果不是有把握趨勢會由空翻多,即使一天兩天可能是買超,整個月的累積也絕對不會是買超,而十月份以來已經累積了237億的買超,只要剩下的四個交易日不要賣超超過這個金額,這個月外資就一定是買超,這代表什麼呢?


  從外資的每日買賣超趨勢圖中我們可以更早發現這個趨勢,圖中三條線自十月六號出現黃金交叉以來,在昨日20日線也已站上買方,這代表外資的態度繼[極度偏空]轉為[稍微偏空]之後,再一次的轉變為[稍微偏多],如果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的話,外資一路加碼作多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法人的現貨買賣超趨勢圖也呈現了完全相同的變化。日平均買超金額略大於外資,說明了投信與自營商也是偏多格局。



  這是外資在期貨與選擇權部位的每日買賣超趨勢圖,可看出在結算後外資在期貨市場的態度也急遽轉多了,不過期貨市場畢竟只是小池子,我認為重要性遠不如現貨買賣超的趨勢。


  這是法人在期貨市場的買賣超圖表。基本上由於外資與自營商似乎有對做的嗜好,這張圖看起來更加凌亂,但基本上趨勢仍是相同的。



  這是近日均差與大盤指數的觀察圖。雖然最近K線型態與外資買賣超都有翻多的跡象,但均差在到達高點後今日已出現拉回,未來指數可能有拉回或盤整的壓力,若指數出現拉回,當均差到達低點時就是買點。(註:均差=均買張-均賣張)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債金時代的財富規劃



  2011年,先後爆發了美債與歐債的危機,但危機並不是個案,只要看看下列的影片,就知道債務危機其來有自並且永遠會持續爆發,這就像一個吸毒的人終究會有毒品不足的問題一樣。

  Money As Debt 中文字幕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KRM30Zxn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ZkaT-V9rfI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9PxRMN1jg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gzWdJaxcA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vG58bxhmuI

  這部影片很好的解釋了這世界的錢是如何來的,以及這種制度背後隱含的問題。雖然早在2008年這部影片就已經公布在Youtube上,但卻解釋了今日公債危機背後的原因:如果債務利息永遠需要造新的錢來還,那終究有人會還不起債而破產,即使是國家也不例外。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運作的制度(制度永遠都是菁英訂下的數十年後才能被一般人所了解,要改變制度又需要另一個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也很難成為一個銀行家憑空造錢(事實上真正憑空創造大筆財富而暴富的是高利時代的上一輩銀行家,在這個低利時代銀行也已經沒那麼爽了),但我們至少可以保護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世界上的錢會以等比級數越變越多,而這些錢終究就會流向工商業(雖然財富的源頭是憑空創造這些錢的銀行),所以想要從世界持續創造的金錢中分一杯羹,我們就要把金錢轉化成資產,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買入持續有盈利、而且是真正有現金流入的企業,好企業的營收之所以會持續不斷增長,正好是因為這世界的金錢總額本身就一直增加,只要企業增值(獲利)的速度不低於金錢增加的速度,股東就會越來越富有。

  但如果有一天,實質生產增加的速度終於完全跟不上金錢增加的速度(即惡性通貨膨脹)時,大多數企業可能也沒用了,那時只有抬高定價不大影響銷售量的企業才能存活下來,那種企業很少,很可能有錢也買不到,所以一旦發生惡性通膨的時候,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持有黃金。

  因此,我對資產分配的規劃如下:

顯示全文...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反指標也是迷信



  總統選舉將近,兩黨的口水戰、抹黑、互揭瘡疤也越演越烈。然而,不只是政治上,股市裡也有黨派之爭,當你看空時,所有看多的人似乎都成了你的敵人。品格好的,在心裡悄悄詛咒對方賠錢;品格差的,則在對方的討論串中極盡挑釁之能事,甚至價格稍微偏離對方的看法便大肆嘲笑,好像這那個人是世上最壞的人一樣。但過段時間後,你也開始看多,忽然就覺得那個人似乎沒這麼壞了,甚至開始加入他看法的護航行列,與原本是盟友那些人對戰起來......

  網路上是如此,現實中又何嘗不是如此,雜誌裡電視上那些大師何以有如此多信奉者,並不是因為信奉者(以下簡稱為羔羊)真的都愚蠢如廝,而是因為人內心需要群眾的支持。而那些造神的大師正好是這樣的一支標竿,大師不僅帶領羔羊跟眾人一起看多,還幫羊群們集中力量一起「投資」一檔股票,有這麼強大的群眾力量,還怕事不成嗎?羔羊對這龐大群眾的領導者,又能不五體投地的佩服嗎?

  然而,信奉大師的人最後終究是輸了,而且輸得很慘。於是這些羔羊開始決心與大師對做,大師說多,羔羊就做空。突然,羔羊發現原來也有很多「智者」同伴跟羔羊的看法是一樣的,於是,羔羊又感受到群眾的強大支持,相信這股強大的「睿智」力量將打敗大師集團,而自己也將獲利滿袋……

  羔羊沒有看到的是,在遠方的另一個角落,有另一位大師正在看空,而且也有一群堅信與反指標對坐就會贏的羊也準備做多。請問,這種情況下,到底是那邊會獲勝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多空看法需要他人支持的人(羊?)是愚蠢的,意氣用事刻意與他人看法對做也是愚蠢的。不論是投資或投機,都應該以嚴謹、理性的邏輯去選擇多空,而非不經大腦按大師的說法去做(或反著做),否則,這就不是自己在操作股票,而是讓別人幫你操作股票。拿自己的錢讓別人去幫你輸,世界上還有更可笑的事嗎?


  反指標也者,當作笑話揶揄一下是可以的,要是真以為跟反指標對做就是穩贏、穩賺,那與崇拜大師的人又沒什麼兩樣了,投資人對自己心裡的魔障,必須要時時注意,才不會又落入大賠的地獄。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讀《豐臣公主》



  昨天買了萬城目學半新不舊的作品《豐臣公主》,才看幾頁,就知道萬城目在寫這本書時的功力又到達了一個新境界,就看完整本書的後話來說,《豐臣公主》在趣味性上確實不如《鹿男》與《鴨川荷爾摩》,但字裡行間卻有後兩者沒有的文字況味,只要短短幾行字,就可以抓住讀者的心,甚至不需要故事。

  而且,才區區二三十頁,萬城目幾乎沒有用任何直白描述,就自然地把下面這麼豐富的腳色資訊灌入了讀者腦中:

  會計檢查院的三人中,身高最矮的是鳥居。鳥居是一個胖子,生性聒噪而且粗線條,跟任何人都能裝熟,對甘絲柏格的「差別待遇」常感到生氣,表面上看起來雖然沒用,但卻被局裡稱為「奇蹟的鳥居」,雖然都是不經意的行為,卻常常能引發出線索或大事件。

  甘絲柏格是日法混血兒,180CM以上的高個子,哈佛大學畢業的超級菁英,面容姣好,似乎對大多數人(尤其是鳥居)都冷淡以對,但對松平就有不同的態度,表面上她在這故事裡似乎沒有很重的戲份,但看到最後就會知道甘絲柏格其實是貫穿整個事件的重要腳色,而且會有出人意料的表現。

  松平是會計檢查院的副院長,約莫比其他兩人大上十歲,是局裡的菁英老手,是故事裡傳統的「長官型」腳色,成熟穩重受人尊敬與信任,但跟毛利小五郎一樣要「變身」前會有特殊的習慣動作,而且是個冰品狂熱者。有堅持原則鍥而不捨的精神,在故事中是揭開歷史大秘密的重要腳色。

  這三個人與「想成為少女的少男」、「青梅竹馬的熱血少女」、「神秘組織OJO的負責人」,以這樣的表象,這六個人在如迷宮般複雜的大阪與「大阪國」,繞著一個隱沒在歷史中數百年不為外人知的秘密,因神奇的緣分彼此串聯了起來。


  這故事寫的很棒,但與前幾本作品相比其實是不同的走向

顯示全文...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日記系列2011/10/12:果


2011/10/12

  沒想到《馬桶上的阿拉丁》這麼快就完結了,但看完整本書後,又會發現這故事篇幅還真是恰到好處,風聆選擇在第四集就結束,肯定是經過長久的深思熟慮吧?故事一樣還是從幾個笨蛋的歡樂情節起筆(連帥氣楊老師也開始熱血笨蛋化了XD),漸漸進入細緻的情感描寫中,而當感情戲到達最高峰時,劇情突然急轉直下,開始一連串的探索、交鋒、精靈搞笑(這次出現比要四個字嗎更酷的精靈,在此就不劇透了XD),在歡笑中,穿插著抉擇的痛苦,在絕望時,又能以詼諧的方式帶來光芒,故事乍看之下是散亂的,在最後一刻卻全都巧妙的銜接了起來,曉果作出的抉擇雖然超出我預想之外,卻是可以理解的選擇。

  本集為最後選擇其實埋下了不少伏筆,前三集看起來曉果對琦瑩或瑤依兩方都帶有一種若有似無的曖昧情感,看起來甚至還比較偏向最後選擇的另一方,第四集也一貫做了這樣的誤導,直到發生那個關鍵事件,曉果才決定了自己的心意。插圖方面kurudaz越來越犯規了,幼年的塔莉亞根本萌到讓我想把她帶回家去,第一本的時候看起來明明還好,最後一集卻每張圖都戳到我的萌點,以後我就看不到笨蛋的萌妹了,Kurudaz桑出畫冊阿~

  也許因為是最終回了,本集的精靈幾乎是火力全開的把日常熟悉的腳色都影射進來了,裡面戲份最大的應該是羊駝吧,一開始還拐彎抹角的說是蒼原神獸,後面根本就直稱羊駝了XD,那張羊駝載著哈哈雷路亞的圖根本GJ到爆炸。希望未來風鈴還會繼續出新作,只看阿拉丁根本不夠阿!


  這本書讓我想起很多事,這陣子顧著追逐成就與金錢,內心變得十分焦灼,看了腳色如此豐富的故事,才想起人生原應是非常豐富的,雖然錢很重要,但人生值得追求的顯然不只有金錢,錢只是人生價值的一部分,如果什麼事都用金錢衡量是否值得去做,那不過是逆行倒施把人變為機器而已。

  所以,雖然現在得了一個好工作,也靠自己的文字賺了些錢,我卻以為這是種退步,在這短短幾年裡,我的情感快速枯竭了,也許這是年齡增長的必然現象,這樣的自己確實也可能比較快樂,但我還是覺得過去情感豐富的時候是比較幸福的,就像之前寫著根本不可能賣錢的小說的那個年代,雖然痛苦,卻發自內心感到快樂。

  過去的我很窮,努力求翻身是必要的,現在有了雙倍的收入,卻反而更汲汲營營於賺錢,這就是本末倒置了。我真正想寫的還是那些生活的、情感的東西,也希冀遇到一個天命的可愛女孩,人生應該像是花瓣散舞那樣的活一遭,而不是孤獨地死攥著終有一天會變成廢紙的垃圾。閱讀真是一件快樂的事,希望未來能用更多的時間在閱讀,也希望能平衡地調配時間去寫作與旅行。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為什麼照千萬贏家的方法做還是沒錢?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驗:明明買了很多本身價數千萬上億的贏家寫的書,也照著書上的方法做了,可是過很多年還是沒錢。一開始可能會怨自己學藝不精,久了以後就會懷疑贏家的方法是不是假的,甚至贏家是不是偽造出來的,最終就變成「出書的都是騙子」這種偏激的想法。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投資這件事沒辦法像其他技術可以藉由書籍順利傳承呢?是讀者資質不夠?還是書裡面方法不正確?(做的很好但亂教一通不是只有投資領域才有的事)抑或是作者根本沒有千萬身價,都是出版社在騙人?

  我認為以上都是部分的原因,卻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我認為,擁有數千萬身價的人寫的書,本來就不適合一般小散戶,我會這樣說,其中有幾個原因:

一、贏家可以賺大錢的方法,散戶只能賺小錢。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如果你有幾千萬甚至幾億的存款,不要說定期定額買高殖利率股這種最不用腦的方法,只要把錢都放在銀行,等大空頭末期四五千點的位置買績優龍頭股,放個一~五年自然會漲一兩倍,風險非常低,報酬卻遠超過定存或定期定額買股票/基金。問題是,人家賺一兩倍是又一個N千萬,一般小散戶可能連一百萬都沒有,花好幾年再賺一個一百萬,根本比薪水都還低,有什麼意義呢?

  八位數的金額,就是我稱為致富的界線的數目,只要跨過這個界線,就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賺很多的錢,也有本錢等待好幾年才進場投資,如果你有龐大的存款或是高收入者如醫生等,就很適合這種投資方法,可是如果是收入存款都不高的人,試圖用這種方法很快就會感覺到聳立在面前的高牆,要突破這道高牆,我認為最實在的方法就是專注本業提高收入,或者是開發第二收入來源,想辦法盡早衝過致富的界線,你的投資路就會比其他人順利很多。

二、贏家有天降的強運,散戶無法模仿。

顯示全文...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賈伯斯給我們的操作啟示


  Steve Jobs,昨天永遠的離開我們了。賈伯斯是一個不世出的奇才,在電腦還停留在有螢幕的打字機那個硬梆梆的科技時代,賈伯斯就已經把美麗的藝術字體帶進了個人電腦中,他的一生似乎永遠充滿了創新的能量,2007年,iPhone的誕生更永遠改變了人們使用手機的體驗,現在,即使不用蘋果產品的人的生活體驗也被影響著,不說別的,在十年前,有人能想到手機原來可以直接把鍵盤拿掉,利用觸控功能直接作在銀幕裡嗎?更不用說那個神來之筆的滑動解鎖,雖然只是一個小地方的改變,卻是沒人想過去做的美妙改變。

  這正是賈伯斯和他一手創立的蘋果,一個永遠帶給人們更美好生活體驗的英雄。我不知道賈伯斯有沒有操作過股票或期貨,但我知道如果賈老來交易這些商品,肯定也會是個成功者。因為操作必須要把藝術與直覺帶進硬梆梆的數字裡,才能真正貼近市場的脈動,那麼,也許我們能從賈伯斯說過的話語裡,得到一些交易的啟發也說不定:

賈伯斯說:「你不能預先串聯起人生的重點,只有回顧時才明白。所以你必須相信這些片段會在你未來派上用場,你必須要相信某些東西-直覺、命運、生命、緣分等。因為相信這些點點滴滴終將串在一起,讓你有信心去追求你想要的,更帶來了人生的不同凡響。」

  交易也是一樣的,你永遠不可能知道哪邊是最好的進場點,只有回顧時才能明白,最佳進場點是不可能用數學模型算出來的,你必須要相信你的直覺勇敢去做,做錯了就修正。但即使是虧損的經驗也是有用的,只要認真去檢討,一次次成功與失敗的點點滴滴都會融入你的靈魂中,讓你更接近一個偉大操盤手的境界,並在關鍵的大行情裡幫助你做出正確的抉擇。


如果你把每天都當成你的最後一天,總有一天你會作對。我每天早晨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會想做今天要做的事?如果當很多天答案是否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顯示全文...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價量關係:凸與凹的故事



  一直沒有寫關於量能方面的文章,一方面是因為我對於量的研究實在粗淺,平常主要也只看價格而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量能在看大盤的準度還可以,要運用在個股所需要的調整與適應卻是遠勝於價的運用,尤其當一檔個股市值越小的時候,他的量就越不具參考性,我個人是不建議買小型股(我自己已經多年沒買了),如果真的要買小型股,注意價格應該就夠了。


  各位應該都聽過不少的量能理論,比如說什麼價量齊揚是漲真的,價跌量縮是守穩之類的,我個人不反對這些說法,但也沒實際證實這些理論過,對我來說,價量關係很簡單,就是凸與凸的關係,我這可不是在罵人,不信的話,你可以看上面那張圖,有沒有發現什麼東西呢?


  沒有的話,不妨在看看這張圖,有沒有感覺了?有沒有發現,在短期高點的地方,量能同時也是高點,而當量能退潮後,短期股價也就跌下來了?這種關係會隨著多頭的推展越來越明顯,因為例子太多,為了維持版面整潔,貼三張圖就好。

顯示全文...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投資前應該做好的事


  因為是週末,來談些比較輕鬆的東西吧。各位都知道想要致富就必須靠投資,但其實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投資,有些事情必須先做好,做起投資才不會事倍功半。這些事情並不會很難,可是很多人都沒能完全切實執行,開始條件就不好,後面當然就輸更多了。

一、記帳
  理財為投資之本,記帳為理財之母,如果你連自己手上的錢怎麼來怎麼去都不清楚,那要管好自己的投資部位就更不可能了。很多人進股市都喜歡炒短線,可是炒短線可不是買來賣去就好,想要靠短期操作累積財富是要付出許多精神的,不但要記載自己的買賣價位及時機點,還要寫下自己進出場的理由與分析自己做錯做對的原因,這樣才會逐漸進步,而如果你連記帳都做不好,還發什麼宏願要寫操作日記之類的,也終究只會是三分鐘熱度而已。

  記帳並不會很難做,網路上有很多記帳軟體,可以自己設定分類,每天填一填就會自動幫你統計每月每個項目到底花上多少錢。我個人不僅記帳,還會每季都做一張財報,這不僅是用以判斷自己財務上哪邊可以更進步的工具,看著每季自己的總資產逐漸上升,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二、節流
  僅僅是機械式的記帳是不夠的,你還要從記帳的結果找出自己可以更節省開支的地方。鑒於開源對一般人來說非常困難,節流就必須更努力的去做好,才能儘早累積足夠的錢去投資。投資永遠是越早越好也越多錢越好,三十歲就投入一百萬跟四十歲才投入一百萬,雖然才差了十年,最後的結果卻是天差地遠。

  簡單的試算一下就會發現,假設甲君在三十歲投入100萬,乙君在四十歲投入100萬,年報酬率都是10%,到了六十歲的時候,甲君有1745萬,乙君卻只有673萬,只差十年,財富卻差了三倍。年輕的時候真的應該把錢省下來,而不是隨便花掉,我離年輕還不算太遠,知道有些事真的年輕時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再做,但為了要追求財務自由的未來,總是要付出一些犧牲的。


三、正確的觀念

顯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