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6/7
日常。
今天中午去吃了附近新開的店,原本只是打算嚐鮮隨便吃吃,沒想到店裡感覺還不錯,恩,我絕對不是因為有小蘿莉幫我上綠豆湯就這麼說。
原本我只是打算點個旗魚豬肉水餃加個二十元的湯,結果老闆馬上表明學生有送湯,我只好再點了個蒸蛋,沒想到還有附贈小菜,拿了白蘿蔔泡菜後,老闆又很熱情的送來牛蒡,吃完又請我吃綠豆湯,結果擺了滿桌的菜,好像去吃大餐似的。
一開始吃的時候,感覺味道挺平淡的,雖然不難吃,不過也不到會讓人誇讚好吃的程度,倒是吃了個滿腹。不過回家後,卻感覺剛剛吃的東西還挺不錯的,不,是挺好吃的,真的非常好吃欸。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我想了一下,大概是因為,料理不只有舌頭感覺好吃與否的分別,同時也有身體的感覺吧。雖然表面上舌頭並不十分讚賞,但身體慢慢咀嚼後,卻感到非常美味的緣故,要舉個反例的話,大概就是一口氣吃下雞腿排+豬排後,雖然一時間感到很滿足,但是後面卻很痛苦那樣吧。
口之欲只是一時的,腹之欲卻是長久的。
說起來,隨著年紀增長,口腹之欲似乎也逐漸變化,小時後無肉不歡的我,長大後雖然還是喜歡大口大口的吃肉,但也喜歡起海鮮類甚至是蔬菜了。小時候的我一定無法想像自己會啃著莖葉還說好吃吧。
也許等我更老一點,我就會變的不喜歡吃肉了說不定,這不知道算不算腹之欲逐漸壓過口之欲的例子,亦或者只是純粹厭倦了而已?不管怎樣,能體驗各種食物的真滋味,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阿。
......
我還是恐懼日常。
雖然活在日常且沉溺在日常中,卻恐懼去承認日常,承認雖然不到不堪卻會令人感到丟臉的日常,我雖然羨慕那些能把日常寫的如此美好的作者們,卻無法去接受自己的日常,也許是因為我害怕這會讓我看起來像個無聊的人,又或許我只是藉此逃避自己是自己的事實。
人終究只能活在這個狹窄的道路上,無法成為他人,也無法任意改變生活,我們先受到先天的肉體限制,接著又受到後天的社會限制,我們終究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也許偶爾有幾個改變成功的幸運兒,也只是因為他們很好運,目標和現況相當接近而已。
至於像我這樣目標和現況間需要跨越好幾條鴻溝的人,只好一邊期待奇蹟,一邊試圖變好又同時擺爛的苟活著,順便賭氣般的厭惡自己,連帶厭惡日常而已。但怨恨始終都會回到自己身上,更何況怨恨的對象是自己,那就成了雙倍怨恨了,100%的一擊斬欸!
這樣是不行的,一輩子這樣過是不行的。
雖然根本沒有實際意義上的下輩子(誰會把那個八竿子打不着的古代陌生人當作是自己呢?)但如果不能接受自己只是達成奇蹟的路上的一個媒介,好好的活下去的話是不行的,就算不是道路的終端,就算看不到陸上的風景,還是要以一個海浪的身分好好的活下去,並且把能量傳給下一個海浪。
然後,我也能分享那個千萬年後的『我』的榮耀吧,即使那時候,那奇蹟可能已毫無意義了。
但意義什麼的,對生命終究也太過沉重了,地表的隆起崩落都不講求意義了,生命的形變又能講求什麼意義呢?就算真的與生帶來什麼要完成的目標,也超越了生命的長度,終點無限遙遠,不如半路休憩吧。
然後,好好享受路邊花草的真滋味後,繼續向前兩里。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日記系列2009/6/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