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新月

  本文為連綴短篇「月系列」新篇章,閱讀前建議先讀過月系列其他篇章(與《月讀》、《月華》較具關聯性)
  
  從那天之後,天空就不斷下著雪。
  
  我捧起一堆雪,將雪與稻草紮成一個小小的人形,放在房間的角落。

  雪的反光照進房間的時候,我就趴在地板上,側著身看著那小小的人形。

  人形上微彎的小小樹枝,與紅色的野茨果實,也微笑地看著我。

  房間很冷,我微微縮起了身子。

  我伸出手,輕輕地撥掉了人形上髒掉的地方。

  「雪芙……」

  說話的聲音很快的成了一團霧氣,阻絕了我的視線。

  「今天的大地,也跟妳一樣,是漂亮的一身雪白呢。」

  「妳知道嗎?上次妳拯救的座敷娃娃,我已經將她送到一個好人家了。」

  「那個人家雖然並不富裕,夏天很炎熱,冬天也會寒冷,但夫妻倆卻都非常善良,村莊也沒有盜匪滋擾,座敷在那兒一定能安靜的生活下去的。」

  「還有阿,最近我到媽媽的墓上參拜時,附近的樹上開了不知名的小小的白花,非常好看。我替妳摘了些回來,高興嗎?」

  「那、姊姊幫你把這些花別到頭上好不好?」

  「那一定會非常好看的。」

  因為捨不得破壞人形,我只有將花莖折彎,輕輕地黏在人形頭上,須臾,花就落了下來。

  「……」

  我想說些什麼,卻無法發出正常的聲音。

  「雪芙……是姊姊對不起妳。」

  
  都是我的錯。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日記系列2010/8/27:HiSa


2010/8/27

  自由自在的過活令人恐慌,終於脫離了自由,卻又沒完沒了的懷念自由。

  
  還沒當兵以前,人總是會把軍旅生活想的太浪漫;還沒上班以前,人也會把辦公室生活想的太過美麗。其實當個上班族跟當個兵,除了一個還有下班勉強算個人以外沒什麼不同。當兵長官叫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當個上班族也大抵如此。當兵沒有辭職的權利,還有沒人性的政府機器壓迫你,所以你不敢說不;當個上班族則沒有辭職的錢力,沒有工作基本上意謂著世界末日,所以你不僅不敢說不,還要裝作很樂意、全心全力去做。

  人生下來基本上就注定被這個社會奴役。

  人生而自由,偉大的哲學家是這樣說的。

  他卻沒告訴我們,人生而需要金錢。現代基本上不存在完全不需要與人交易的人類,一個人就能生產全部自己所需的世界已經進入神話裡了,現在就算想隨便找塊地自耕自足也是不大可能的,畢竟大多數水源都已被污染,而灌溉用的水又是要錢的,手上沒有可以與人交易的媒介的話,可以說根本寸步難行。

  而可悲的是,大多數人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下,都不能產出交易的媒介。

  我們都已被訓練成等待主人餵食的看門狗,失去了創造金錢的能力,只能在被奴役的環境下,換取獲得資本家施捨的可能。於是,極少數握有大量金錢的人,豢養著一大群聽話的狗,狗為飼主作所有的事,然後搖尾乞憐一頓晚餐,並看看能不能存下兩根骨頭。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日記系列2010/8/25:頹廢


2010/8/25

  真的很忙,又要處理日常雜務,又要為工作做準備,又想寫些東西,時間就那麼少,想做的事情卻很多,在這種忙的一團亂的情況下,很容易就變成多頭馬車,最後哪裡都沒去成。今天就是這種情形。

  今天十點多到家,打開電腦填填問卷、按按廣告、看看新文,洗個澡大概十一點,原本在猶豫,到底要寫日記還是備課,想到一半決定先去額版賺點P,然後看人發錢心癢難耐自己也發起錢來,還寫了篇有火藥味的長文酸某些每次都發個位數錢的人,之後還一路發猜圖文跟猜歌文,結果一晃眼就三點了,什麼都沒做成,還噴了一兩千P。

  這樣子浪費時間,簡直比沒有工作的時候還不如。


  其實有工作可能也是一種頹廢。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日記系列2010/8/19:啟程


2010/8/19

  人,究竟是在痛苦中昇華,還是在痛苦中毀滅?

  365天,到底可以有多漫長?

  到明年八月底這區區一年的時間,才過了僅僅四天,我已經開始等待結束的那一刻。


  我真的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了。

  正式上班僅僅過了四天,我已經開始體會到那種快被捏死的壓力。軍中也有壓力,壓力來自於上級無理的要求,來自各式各樣的暴力與威脅,但你至少可以消極抵抗它,這裡的壓力不同,雖然沒有明顯過份的要求、沒有暴力沒有威脅,可確確實實存在著一種無法捉摸的壓力,而且這種壓力無法消極抵抗,因為是你自找的。

  自己打造的牢籠,可以怪罪給別人嗎?不行。

  這壓力跟當初找工作的壓力又不同,找工作時與其說是壓力不如說更像是種焦慮感,那時候看著日曆一頁一頁翻過,總有種大好時光飛逝卻祿祿無為的恐慌,但那種恐慌至少還是正面的,因為那代表你相信自己有大好未來,只差一份工作來兌現自己的價值。而現在的情況,則像是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正想要開始貢獻價值,卻發現自己其實產生不了什麼價值,根本不適合這份工作一樣。

  硬要穿著不合身的衣服,是件痛苦的事。

  硬要做著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則是更加痛苦的事。

  真正簽約了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並不適合這個工作,只是按照契約,我至少得做到明年八月底,中間不能自己辭職,只能夠由對方解約(即炒魷魚),否則就要付出二十萬違約金,所以我根本不可能可以現在逃掉。──不,就算是沒有這個契約,我還是不會現在逃掉吧,因為才當了四天就想逃跑,實在是太丟臉了。

  所謂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人活著很多時候就只是為了不想被看不起的那口氣、為了那張臉皮而已。當初也是因為拉不下臉皮所以做了這工作,現在又怎可能厚著臉皮主動提離職的事呢?

  換好聽的講法就是:當初就是因為想要有個有點名譽的職位才做了這工作,現在怎可能反而去做些不名譽的事呢?人活著不外乎名利,為了求名,即使前方是地獄,也只好大步踏進地獄裡了。

  
  我想稍微描述一下這四天做了什麼事。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日記系列2010/8/15:百色


2010/8/15

  1.本篇適逢我的終端Blog『星星的捉迷藏』標籤分類『心變Log』第一百篇,為了慶祝,本篇將使用條列式內容寫作,總共一百條。

  2.試著追求快樂,試著在字裡行間傳遞快樂的訊息。這是困難的,因為連寫作者本身都常有莫名奇妙的壓抑感與憂鬱,那是種奇怪的感覺,毫無來由的心頭一揪,眼瞼就沉下來了。這種煩悶不悅的感覺是可以沖刷掉的,但水過之後,露出的只有更多的煩悶不悅。

  3.有時候這過程也會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畢竟毒品也是使用的時候無憂無慮只有快感,藥效過後卻益發空虛,為了逃脫這種空虛,只好使用更多的毒品,結果,永遠也爬不出來。偶爾也會有外力將你拉出這種惡性循環之中,但在那之後你會再跳回去,還是記取教訓再也不沉迷,那就要看你自己了。

  4.我比較幸運,我的行為比起古柯鹼成癮性要低一點,雖然是同樣難以戒除的,但至少我還有機會可以冷靜的思考這些東西到底對自己是利是弊,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在低濃度的情況下是真能解除我的憂鬱,讓我感覺前方一片光明,並提供趣味性,增加我多方面的思考,但只要我開始依賴它,開始無所事事的時候就會想做它,開始沉迷於它的時候,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5.曾經淪陷在那個惡性循環好幾年,終於得以脫身而出的我,已經失去太多東西了,但至少這經驗給我設了一個防火牆,讓我在走上岔路時知道要回頭。在幾天的沉溺之後,防火牆擋在我前面,使我驚覺我又浪費了好幾天的生命,又有好多原本應該用於該做之事的時間,就這樣白白被犧牲掉,毫無價值。

  6.人的爭勝慾望是可怕的,人為了取得勝過別人那瞬間微小的快感,或者是突破別人設下的難題機關的短暫得意,竟然肯花上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好幾個月、好幾年的工夫,不管最後究竟成功與否,這些人生的浪費都是驚人的,少數人可以因為這些病態行為得益,但大多數人卻因此而必須付出代價,我也是其中一員。

  7.如果那些病態行為真是人生宿願,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代價也不算什麼了。但如果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就會聽到否定的吶喊,那些事情不是我真正想做的,我是知道的。既然如此,那我的行為不過是逃避而已。

  8.要解除憂鬱與煩悶,唯一的方法只有去作那些打從心底真正想做的事,不,用「想」這個字太容易讓人誤解了,應該說,那些打從心底認同應該要去做的事。在我而言,寫作便是其中的一部份,只有用文字真誠得去面對那些苦悶時,我才能得到一點解脫的快樂,沒有後遺症的快樂(如果耗費的時間不算的話)。

  9.可我面對苦悶、書寫苦悶的這些行為,雖能讓我得到解脫,也許就連累到讀者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表現形式,有些人能化人生的苦悶為幽默,但我沒那種本事,我只能平鋪直述的寫下這些苦悶,偶爾也會恐懼這會成為一種污染。

  10.既然可能是種污染,那就自己看見就好吧?或是乾脆銷毀它吧?但我終究還是將它PO上來了,其實沒有什麼高尚的理由,就只是這樣做了而已。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日記系列2010/8/14:回溯


2010/8/14

  讀完了《對照記》。

  寫的很好,但我並不打算寫些書評什麼的,我是不夠資格做那些事的。

  說說讀後感想之類的還是可以的,書中『異鄉記』的部分真的很棒,雖然是未完成的作品,卻十足令人驚艷,就像從前初讀《華麗緣》時那樣的驚艷,那時的張愛玲是不世出的天才,有些句子即使在今天也是驚人的,譬如這些:

  「生活的藝術,有一部份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麼看『七月巧雲』,聽蘇格蘭兵吹bagpipe,享受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顛的綠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嚙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P.10,天才夢)」

  「屋頂花園裏常常有孩子們溜冰,興致高的時候,從早到晚在我們頭上咕滋咕滋銼過來又銼過去,像磁器的摩擦,又像睡熟的人在那裡磨牙,聽得我們一粒粒牙齒在牙仁裏發酸如同青石榴的子,剔一剔便會掉下來。隔壁一個異國紳士聲勢洶洶上樓去干涉。他的太太提醒他道:『人家不懂你的話,去也是白去。』他揎拳擄袖道:『不要緊,我會使他們懂得的!』隔了幾分鐘他偃旗息鼓然嗒然下來了。上面的孩子年紀都不小了,而且是女性,而且是美麗的。(P.40,公寓生活記趣)」

  註:嗒然,讀作「踏」然,形容失意沮喪的樣子。

  「隔壁的西洋茶食店每晚機器軋軋,燈火輝煌,製造糕餅糖菓。雞蛋與香草精的氣味,氤氳至天明不散。在這「閉門家裡坐,賬單天上來」的大都市裡,平白地讓我們享受了這馨香而不來收賬,似乎有些不近情理。我們芳鄰的蛋糕,香勝於味,吃過便知。天下事大抵如此──做成的蛋糕遠不及製造中的蛋糕,蛋糕的精華全在烘培時期的焦香。喜歡被教訓的人,又可以在這裡找到教訓。(P.44,道路以目)」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日記系列2010/8/13:天命


2010/8/13

  文字是具有魔力的。

  言靈或盧文字並不只是傳說而已,人類發明用來傳達訊息的媒介,確實天生就帶有影響人類心智的魔力,不只是接受者會受到影響,連創作者本身也會受到影響。影響創作者的不只有反覆校閱自己文章時接受到的洗腦反饋,創作本身來帶的思考行為其實更大的影響了創作者。

  思考是支撐人類世界的七大柱之一,是宇宙裡最普遍的奇蹟。思考使得生物不必經過繁瑣漫長的演化程序,便可以直接改變自身在行為上的表現形,如果一隻旅鼠會思考,他就能突破基因的魔咒,不必跟著同伴去跳海。這在很大程度上干擾了演化程序,即演化不再只是由基因或環境決定存活種,而是由具思考能力的個體選擇各自不同的行為表現去決定存活者,這使得存活下來的人,未必都是基因優勢者,因而更大的保留了各種不同的基因型,讓種族具備更大的存活利基。

  在這種推論下,不禁讓人猜想,也許思考能力根本也只是一種基因表現?只是基因為了保有各種型態相異的夥伴,讓基因多樣性最大化所延伸出來的能力?畢竟有了思考能力後,不必依賴基因的差異性就可以直接改變行為表現而提高環境適應力,這是完全符合天擇理論的。

  但思考能力用在種族內競爭上,就成了陰謀與殺人武器,也許這也是人類沒有發展成異常高智力種族的原因?適當的思考能力能提高整個種族的生存能力,而過度的思考能力反而有可能毀滅整個種族,也難怪老子會想要『使民無知』了。

  上面離題了。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讀《馬桶上的阿拉丁2》


馬桶上的阿拉丁 2
作者:風聆
繪者:Kurudaz
出版社:台灣角川書店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27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374566
裝訂:平裝


  如果說《馬桶上的阿拉丁》第一集只是結構稍嫌薄弱、顫抖著的微小羽翼,那第二集就是已經完全伸展開來、強健而發出璀璨光芒的天使翅膀!

  距離拜讀上一集的時間已經過了一年有餘,在上次的閱讀中,雖然對故事的構想感到佩服,也被風聆式的幽默逗笑不已,但只是純粹覺得這部作品還不錯,並沒有特別激賞,只就淡淡得記下這作品的名子,期望能有遇見續集的一天。

  而過了整整一年之後,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註:其實第二集一月時就出版了,只是我那時還在國軍online,根本不可能關心新書訊息。)

  那是一個巧合,始於某天我在小7書架上看到風聆的另一本著作《神‧歐巴桑》這本書,一開始只是對這本老書新印的作品感到新奇,所以在前面徘徊了好一陣,然後眼光才飄到旁邊其它書,這時才注意到,阿拉丁竟然出續集了!我當然是非常興奮,回家馬上就上了博客來,訂下了這幾本書。

  拜讀全書之後,我終於能很肯定的說出:「這是一本好的小說。」

  對於怎樣才是好的小說,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見解,《馬桶上的阿拉丁2》之所以能到達我的標準,不只是因為他維持一貫的幽默風趣、沒有爛尾(不過也還沒結局,說這尚早XD?)、劇情高潮迭起、戰鬥不落俗套這麼簡單,否則第一集早到達這標準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在結構上能夠前後呼應,每一個伏筆皆能妥善交代,讓讀者在看的時候,既不斷的猜測人物的真實身分與彼此間的關聯,又能在其後的故事中,在那突然闖入的事件或者淡淡的回憶中得到解答,並在這種行為中得到閱讀樂趣。這些樂趣都不是那些拚命把故事塞給你、自說自話、前後矛盾、埋伏筆不交代的小說能夠給的,對我來說,能給予這種樂趣的就是好的小說,不能的就是壞的小說。

  如果我們完全不能猜測之後的發展,那又有什麼樂趣?如果我們猜了又不給我們解答,那又有什麼樂趣?又如果,我們猜了都能夠猜中,那也不是有趣的了。

  《馬桶上的阿拉丁2》就準確的拿捏住了這種限度,讓你在或猜中或猜不中的反饋中取得了一種平衡,使你一邊驚嘆於「啊!竟然是這樣子」一般又更饒富興味的繼續猜測下去,不知不覺中讀完全書,尚感不足。



  (注意,以下介紹含重度捏他,不喜者請迴避。)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日記系列2010/8/10:求職記(下)


2010/8/10

  我站在路口,看著天上的雲大片大片飛去。

  有時候,雲層移動的太快的時候,也會覺得像是一大群白色幽靈嘻鬧著滑過,他們是純粹開心的,天空是那樣廣裘而自由,再也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他們了。偶爾,他們覺得活得厭煩的時候,也會擠在一起擁抱著跳躍,幾千萬個鬼魂就這樣跳、跳、跳,直到終於把天空踩破、摔在地上,摔成水窪、摔成河流、摔成湖泊、摔成大海,然後,清醒過來之後,又訥訥的分手,孤獨得徘徊向上,無助得回到天空,直到遇見志同道合的朋友,狂歡的意念又再度被激了起來。

  像白色幽靈那樣活著也是可喜的。

  可人類是沒辦法那樣活著的,人類只要摔下來一次就死了。即使不摔下來,要活下去也是困難的,人類要活著就必須做各種消費,而消費這種從他人手中取得價值的行為,做為代價,最終也必須返還自身的價值,那便是工作。即使自身付出的價值不是舒服的而理所當然的,也必須要持續付出,因為不如此就無法活下去,從人類有歷史以來,無論是採集時代、農耕時代、工業時代還是資訊時代,能做著符合自己天賦與興趣的工作的幸運兒終究是少數,大多人為了活下去,即使不喜歡,也要到山上採果子,也要大清早到田裡澆水,也要每天九點在工廠出現,也要深夜坐在電腦前加班,即使他們可能不擅長此道,或者對此毫無興趣,但因為他們的天賦與興趣無法帶來足夠的收入,他只好乖乖的回到那些可以創造收入的人的手下,卑微的求一份工作了。

  古代流民們聚集在王手下搶奪各處城鎮,現代職員們聚集在老闆手下搶奪各處市場,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

  他可能並不喜歡搶劫跟殺人的,他可能不喜歡跟客戶陪笑臉,或者做著千篇一律的工作,但他還是做了,為了活下去。

  這不是一個理想的世界,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我喜歡真實,即使我做不了喜歡的工作。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日記系列2010/8/8:見山


2010/8/8

  一開始,在他眼中的山是山。

  後來,在他眼中的山不是山了。


  不知道是誰說過的,人生的三境界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我想,在寫作上,似乎也可以找到相似的演變。

  初次遇見文字的感動,不管是倉頡時代的鬼神還是睜大了眼睛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孩子訝異於豐富而令人目不暇給的世界裡,竟然還有另一個更豐富而更令人激動的世界,於是他開始囫圇吞棗得把構成這世界的元素吃下肚裡去,消化成一種朦朧的印象,不太了解意義,卻願意凝望著那一個個文字背後的氛圍與色彩。

  之後,他也開始排列這些文字,就像調和紙上的顏色一樣,他也許也會一邊哼著歌,那便又像是在譜曲了。帶有濃厚氛圍的文字一個個流過他心中,用手刻印在看不見的五線譜上,看起來十分簡潔,卻帶有無比強烈的情感,而每個各具氛圍的文字彼此協奏,看上去整篇文章又像是充滿靈氣的遠古石版。

  所以我們都是這樣喜愛著小孩子所寫的東西阿,因為上面包含了太多我們失去的東西,包括那些我們自以為是進步而失去的靈巧。


  就孩子的觀點來說,我們後來的確是進步了。

  孩子對於自己手下誕生的那些詩篇是非常得意的,即使不是寫詩,他們的文章中總帶些天然的詩意,看起來便像詩了。孩子反覆閱讀自己的作品幾十次甚至幾百次,絲毫也不感到厭倦,那些作品都是最精鍊的,往後人生偶然翻閱到這些不成熟的作品時,總會對這點感到自嘆弗如,但後來被羨慕的孩子這時卻遇到了大問題。

  他發現,原來他寫的東西,別人是看不懂的。別人也許也能體會那種氛圍,看見那濃厚的色彩,可是對作者想表達什麼,他們一無所知。孩子感到惶恐了,無法傳達心中的想法,是多麼孤獨的事阿。他知道,要在這世界上找到完全了解自己的知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把自己的文字寫的更直白些,讓更多人能夠了解,那卻是有可能的事了。然後他開始在精鍊的文字間加上連接詞以便表意,開始會反覆說明簡單的意念、舉正反面的例證,甚至自己杜撰一些故事,最後,他怕別人了解仍不夠透徹,連寫文的起因緣由都給補上了,於是,他有了一篇無比清楚卻笨重無比的文章。

  這時他倏然回頭,才發現自己已經被所謂的『科學文字』侵蝕的太深了,他再次凝視自己的文字時,已經看不到各個文字的氛圍與色彩了,對他來說,文字的意義就只有最多人使用的那個意義,再也沒有後面那些頭腦簡單的直白解釋不能表達的廣大世界了。他只能把氛圍留給主題去表達,拼命的直述、解釋、比喻、舉例,希望因此可以把讀者帶往那閃現而過的意象世界,只是他不知道,他做的越多,只是離目標越遠,等他終於體悟到這點的時候,他已經回不去了。

  「我們,都回不去了。」

  他有時候也會喃喃自語說著這句近代愛情小說裡的對白。

  所以他終於成了這一邊的大人,開始沒完沒了又不敢承認的羨慕著孩子。但即使沉著臉也是無法回到過去的,他看著人生的那座大山,雖然他現在只能看到山中的青草、百花、蒼樹、翠鳥、白兔、野豬,但他相信,雖然已經不能回頭,但只要繼續直直走,走到離山很遠很遠的地方的話,就能再次看見幼年看這座大山時,滿山的金黃吧?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XD]熊貓起司廣告



這隻熊貓根本是流氓吧XD

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日記系列2010/8/7:流動


2010/8/7

  最近的日記數量豐沛了起來。每次當寫作慾望旺盛,又沒有小說詩文可以寫,或者是有也不想寫或捨不得寫時,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如果是因為題材不足以成為一篇獨立文章而不想寫時,日記的內容就會變成小說或是詩文,而如果是捨不得寫或沒東西寫時,就會有許多生活紀實的段落。

  而我的情況正是捨不得寫。

  有一篇初次嘗試創作的鬼故事,是在軍中所得的靈感,內容也跟軍中的掩體坑有關,雖然大致上構思都完成了,可因為我批踢踢太久沒上,帳號已經被砍掉了,重新申請帳號並認證後,離要在鬼故事版發文的資格還差了一截。雖然說小說版沒有發文資格限制,但就算我的故事並不恐怖,堂堂鬼故事要發在小說版,我認為還是不妥的,所以總是提不起寫的興致來。

  靈感卡在掩體坑上,沒有創作就沒有新靈感,雖然把『銀色恐怖』寫完後,出現了『撞』這篇小說,不過寫完後久久都沒有出現新靈感,果然還是卡在掩體坑上阿。短篇雖沒有著落,但中長篇小說總是有計畫的,其中有篇幅估計約八萬字左右的『靈魂街』,與另一篇篇幅仍無法估計,小說名也沒有定下的作品。兩者都是已有相當歷史的靈感,那篇沒有名子的小說靈感產生至今已有兩年餘,而靈魂街更是歷史已有八年的古蹟級靈感,這兩篇加上『鬼的真相(主題非小說名)』與『魔法少年少女涼子(暫定)』,就足以擋住靈感世界斐克夏來到人間的大多數通道了。

  因此,想要獲得新靈感的話,非得完成其中一件作品才行,其中條件最成熟的莫過於靈魂街莫屬了。通過八年的蘊釀,雖然靈感早已過時,但大致架構與氛圍都已經底定下來,細節卻隨著成長有許多變化,是篇可以駕馭又充滿挑戰性的作品。雖然以我目前的文字功力,要寫這篇我人生最高傑作還嫌早了些,但不嘗試的話,再卡八年也還是在那裡,不如先寫個初稿,再慢慢修改來的實際。只是這就牽涉到個性上的問題了,急躁與其說是我的缺點,不如說是我人格上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不管寫了些什麼,我都急於與人分享,這在短篇小說上是可以的,可是在必須通篇完成後修改再修改才能釋出的長篇小說來說,就勢必受壓抑不可了。明明有寫東西,卻不能拿出來發文,這對我而言,真是件痛苦的事,也因為這種矛盾,那幾篇長篇小說依然沒有立刻動筆的念頭。

  小說不行,那散文呢?基本上我的日記也算是結構鬆散的散文,練習了這麼多篇,總能寫篇足以獨立成文,不必畏畏縮縮躲在日記系列下面的散文了吧?

顯示全文...

日記系列2010/8/6:求職記(中)


2010/8/6

  最近的狀態是置入性行銷的初步練習,與個人資料的過度曝光。可以預期不久的將來,我接到的詐騙電話數量將會急劇上升,雖然我有自信不會被騙,可是電話響鈴的次數增加,委實也是一件煩人的事。

  一切都是為了錢。

  這幾天無事的時候,就會尋找一下有沒有什麼賺取小外快的方法,大多數都因為不想違背良心放棄了(譬如到各大網站發廣告文洗版之類的),剩下的殘渣中,又有絕大多數都只是騙局,倒不是說會有什麼財物損失,也就是被騙了個人資料跟時間,譬如拿做問卷賺錢這個曾經流行過一陣子的外快來說,大多數網站都會要求累積到某個金額才能申請領取,但因為網站的問卷數根本不足,所以你永遠也賺不到可以領錢那個額度,只是白花時間。在那些網站中唯一到達領錢額度的方法,只有拉人註冊,或者拉廣告主來消費這兩種方法─也就是老鼠會跟推銷員─某些更無良的網站連這些方法都沒有,還會以數十倍於市場行情的獎勵誘拐你加入,等到加入後才會發現這網站連拿些免洗問卷敷衍一下你都懶,只要你加入,根本不提供任何問卷讓你做,目的為何我不太清楚,不過就註冊時要填寫那詳細到誇張的資料來看,猜想大概就是賣給詐騙集團用途吧。

  只有剩下的極少數方法裡是可以真正賺到錢的,不過金額也十分微小,換算成台幣大概平均一天也不過是一兩元而已,可謂揀沙子賣錢。這些方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些也沒有正式的管道,是靠朋友的消息跟自己挖掘出來的,發掘這些方法會讓人得到異常的樂趣,雖然賺不了錢,付出的成本跟回報完全不成比例,不過當成興趣的話,娛樂的成分還是可以支撐人繼續努力下去。

  不過老實說,不要把目標放在現金上,要賺到相當數額就會容易的多了,比如說抽獎拿便利商店禮券這檔事來說,網路上隨便找都有上百件,只要付出一點小努力,參加足夠次數的活動的話,一年要拿個上千元也不是問題,比賺現金容易多了。缺點就是這些活動的舉辦者也不乏有心人士,參加次數一多,個人資料曝光幅度過高,就容易遭到詐騙電話騷擾,也是個不小的代價。

  果然要賺錢還是要努力工作才是真的……


  回歸正題,今天日記寫的依然是昨天的事,關於求職的事: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日記系列2010/8/5:證試


2010/8/5

  其實是記述四號的事。

  在那之前,請先讓我呼喊一下現在的心情:「愛花的廣播劇好棒!能聽到愛花的聲音,真是太高興了>口<b」最近看了關於LovePlus的報導,搜尋了一些相關資料後,就對馬尾娘愛花深深著迷啦。雖然愛花的腳色專輯歌曲再有愛也要很抱歉的說聽不出特出之處,可是廣播劇的話,就完全能體會到那清脆有磁性而讓人感覺歡樂的聲音的魅力了,我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衝動要去買NDS來玩LovePlus,可這時就會怨嘆自己不懂日文,不能了解愛花到底在跟我說什麼,真殘念阿。

  雖然今天的主題不是這個,我還是忍不住呼喊了烙烙長一段了阿。

  果然人在壓力之下,情感會比較豐沛呢。

  不過,還是要回到主題上了,今天的主題是昨天參加期貨商業務員證照考試的心得:

  一大早就出發了。昨天始終沒能把準備考試的第二本書讀完,應該說,就算不做歷屆試題,也還有兩百多頁沒讀完,早上雖然提早起床了,卻還是東摸西摸,沒讀幾頁就出發了。在車站竟然碰到以前高中同學,兩人聊起其他同學的近況,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人都考上研究所,而且還都是台交成的,真是閃瞎我的眼。雖然如果好好準備的話,要考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不過既然那時只是個不會對未來做實際打算的廢人,又不想多浪費兩年(畢竟我的科系不轉他領域的話讀到研究所一樣還是沒工作做),那就別羨慕別人了吧,人比人氣死人,朝自己的目標好好努力,獲得幸福才是真的,老是什麼都要比人強,心胸如此狹隘的話,是無法活的快樂的。

  人生已經如此短暫了,還活的不快樂的話,那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只是,因為顧著聊天,在車上好好讀書的計畫又破功了,看來離人生目標又遠了一點?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日記系列2010/8/3:求職記(上)


2010/8/3

  最近行程:8/3面試
       8/4考試(證照-期貨商業務員)
       8/5面試(某補習班)
       8/7吃飯(暫定?)
       8/8慶祝(我什麼時候才會變父親?)
       8/12面試(如果那時還沒工作的話……)

  俗話說的好:「先求有,再求好。」

  雖然不是沒有足夠工作可以選擇,也有已經排定面試的其他工作了,但我今天還是參加了台積電技術員(即作業員)的招考面試。如果已經通過其他面試的話,我可能就不會來這裡面試了,但不巧的作業員面試通知的日期竟然是我所有通知裡最早的,為了應付其他工作面試通通被刷掉的風險,我還是必恭必敬得跑來面試了。

  為什麼說是必恭必敬呢?因為這天是早上八點半開始面試,而我大概七點就起床,還沒八點就穿著白襯衫加西裝褲的超正式服裝,騎機車到南科來報到了。來了之後,才發現全場幾乎只有自己一個穿著這樣正式的衣服,看起來超級突兀的,讓我害羞到好想找個裙底鑽進去阿。

顯示全文...

[XD]白目的記者



註:採訪冰雕比賽。
看了這個以後,我突然覺得那些嘴賤的記者傷害還算有限的了...XD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我家前面是一條罕有人煙的小巷子,夜深人靜的時刻,我最喜歡靠在窗櫺上,看著月亮,也看著沉靜的小巷。

  嘀的一聲,擾人的整點報時從手錶中傳出,我低頭看了看時間,發現現在已經是凌晨兩點。因為這個動作,我的視線也從天上轉移到了小巷中,然後嚇了一跳。

  那裡有個人形物體在移動。

  是鬼嗎?我看到鬼了嗎?

  照理說這時間是不會有人在那裡走動的,雖然說我常常被巷子裡掠過的物體嚇到,不過最後都會發現那只是貓或是風吹過的幻覺,像這樣清清楚楚看到一個人形走過,而且還繼續走個不停還是第一次,難道我真的見鬼了嗎?

  仔細看,還會發現那個人形竟然是有臉的。更仔細看,發現那張臉竟然是阿默。

  X的,阿默那傢伙怎會三更半夜走在這種陰森的小巷阿,就連我這個平常住在這裡的人,也不太敢這時間到巷子裡去的說,那傢伙膽子也太大了吧。

  憑著名為佩服的衝動,我跑下樓去,追上了阿默。

顯示全文...

2010年8月1日 星期日

日記系列2010/7/31:靈感


2010/7/31

  累積了相當數額的靈感。不是因為靈感豐富,而是因為疏於寫作。即使只是個位數的靈感,也能拖上好幾個禮拜才消化完,這在還在當兵的時候速度剛好,可一退伍就顯得太慢了。會這麼慢,直覺想到的原因當然是惰性,不過似乎也不只是惰性那麼簡單。

  我試著評估了一下,發現首要的原因是惰性(惰性不一定是很懶很閒,事實上,人們總有一千個自己太忙而無法寫作的理由)次要的原因則是因為害怕。

  害怕。

  害怕這題材太爛,寫出來也只是貽笑大方,或者正好相反,因為這題材太好(或牽扯到某些有名氣的人事物)而不敢動手,生怕自己把一個好材料寫爛了。於是乎,無論是好題材爛題材,動筆前總是充滿害怕,也就乾脆什麼都不寫了。

顯示全文...